今年來,國家快遞物流行業飛速發展,便捷了生活、促進了經濟發展,但是郵遞監管難度加大,利用寄遞渠道實現違法犯罪呈現多發勢頭。很多消費者不禁發出疑問:我的快遞還安全嗎?
案例:鄉村醫生利用快遞郵寄管制類藥品
武夷山市發生的一起販賣毒品的案件中,被告人羅某(系鄉村醫生)便是通過快遞的形式進行毒品運輸,造成毒品流入寄遞渠道。2016年至2020年期間,羅某為謀取非法利益,大量從醫藥公司購進國家管制類的成癮性藥品——復方地芬諾酯片和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,通過快遞寄送等方式,販賣給劉某,劉某再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,通過快遞將該毒品出售。
啟動公益訴訟職能 發出檢察建議1份
武夷山市檢察機關在打擊犯罪的同時,啟動公益訴訟檢察職能,促進快遞管理部門加大對快遞企業未核對寄件人身份信息,未逐件驗視寄遞物品的情況的監管,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書1份,快遞管理部門高度重視,落實涉案快遞企業處罰2.1萬元。加大快遞企業執法檢查,開展全市快遞收件點違法收寄情況巡查,處罰武夷山某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某收件點4萬元。
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國家郵政局發出“七號檢察建議”后,武夷山市人民檢察院積極落實,結合發出的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開展“回頭看”活動,與相關職能部門強化溝通聯系,并建立信息互通、定期通報、違法線索報告等機制,進一步規范快遞企業依法執業。